索 引 號 | 01425815-X/2025-00006 | 分 類 |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城鄉建設(含住房) / 請示 |
發布機構 | 住建局 | 發文日期 | 2025-04-28 |
標 題 | 關于報請花果山大道北延近期實施工程初步設計和概算批復的請示 | ||
文 號 | 連區建〔2025〕53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根據2025年2月28日《花果山大道北延工程工作推進會議紀要》(市政府辦公室第9號)及相關要求,將采取集中建設模式實施花果山大道北延近期實施工程。項目使用單位為連云港市連云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集中建設實施單位為連云港市金海建設管理有限公司,項目主要情況如下: | ||
時 效 | 有效 |
關于報請花果山大道北延近期實施工程初步設計和概算批復的請示
區經發局:
根據2025年2月28日《花果山大道北延工程工作推進會議紀要》(市政府辦公室第9號)及相關要求,將采取集中建設模式實施花果山大道北延近期實施工程。項目使用單位為連云港市連云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集中建設實施單位為連云港市金海建設管理有限公司,項目主要情況如下:
一、項目名稱:花果山大道北延近期實施工程。
二、工程建設地點:連云港市連云區。
三、項目規模及建設內容:該項目位于連云港市連云區,路線起自大港路,向北沿規劃線位布設,跨越規劃中心湖后,終于現狀海濱大道,路線全長約5.5公里。項目全線為新建道路,規劃紅線寬度70m,設計速度60km/h,按照城市主干路標準建設,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本次僅實施規劃道路的半幅行車道及部分綠化帶,路面寬度11.5m,含綠化帶的路基寬度14.5m。道路占地面積約390畝。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道路路基、路面、橋梁、排水、監控、照明、綠化及交安設施等基礎配套設施。
四、主要技術指標
(一)道路等級
遠期:城市主干路標準
近期:采用城市次主干路標準
(二)設計速度
近期路線設計按城市主干路標準要求,雙向兩車道,設計速度60km/h
(三)設計荷載標準
1.路面結構設計荷載:BZZ-100標準軸載
2.橋梁結構荷載標準:汽車荷載等級:城—A級
五、工程設計
(一)近期標準橫斷面圖
1.5m(綠化帶)+2.25m(硬路肩)+3.5m(機動車道)+3.5m(機動車道)+2.25m(硬路肩)+1.5m(綠化帶)=14.5m
(二)一般路基設計
1.路堤邊坡填土高度H≤h+1.2m的路段,從原地面向下開挖至距路床底面40cm處,回填40cm山場碎石土并碾壓嵌擠密實,其上再填筑80cm山場碎石土路床。
2.路堤邊坡填土高度H>h+1.2m的路段,路堤采用40cm山場碎石土填筑,其上再填筑80cm山場碎石土路床,底部填料采用膜袋砂填筑,膜袋砂頂部鋪設一層鋼塑土工格柵。
3.交叉口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路基分別采用60cm/40cm山場碎石土填筑,底部填料采用山場碎石土分層壓實。
4.路基填筑前先清除地表耕植土或松散土,設計按平均厚度20cm計列,進行原地面碾壓,壓實度不小于90%,路堤中分帶和填塘地段非路面結構作用范圍內的填土壓實度不小于87%。
5.起終點及金海路交叉口路基按全幅填筑。
(三)特殊路基設計
1.一般路段路基的處理:路基換填+超載預壓、水泥攪拌樁。
2.橋頭及起終點搭接路基的處理:水泥攪拌樁+泡沫輕質土、管樁+泡沫輕質土。
(四)路面設計
1.近期實施機動車道路面及交叉口非機動車道路面結構
總厚度45cm,具體路面結構組合為:5cm細粒式瀝青混凝土(Sup-13),0.6cm 乳化瀝青封層(不計厚度),透層油(PC-2 0.7~1.5L/m2),20cm水泥穩定碎石(7d無側限抗壓強度不小于3.5Mpa),20cm低劑量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7d無側限抗壓強度不小于2.5Mpa)
2.近期實施交叉口人行道路面結構
總厚度19cm,具體路面結構組合為:6cm 荷蘭磚,3cm M10水泥砂漿,10cm C15細粒式砼。
(五)橋梁設計
1.開塔河中橋
橋梁分左、右幅布置,跨徑布置為13+20+13m,橋梁全長52m,橋寬18.75+16.5m;左幅橋梁斜交15°,右幅橋梁斜交5°,上部結構采用13m/20m跨徑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橋梁下部采用柱式墩,肋板式橋臺,鉆孔灌注樁基礎。
2.MK1+522.5小橋
橋跨布置1×16m,橋梁全長22m,橋寬13m;橋梁中線與河道中線正交,上部結構采用16m跨徑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橋梁下部采用柱式墩,肋板式橋臺。
3.中心湖大橋
橋跨布置5×30m,橋梁全長157.2m,橋寬13m;橋梁中線與河道中線正交,上部結構采用30m跨徑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簡支小箱梁,橋梁下部采用樁樁柱式墩、肋板式橋臺。
(六)交叉口設計
1.與大港路交叉口設計
拆除現狀大港路口北側輔道封閉護欄;由于遠期花果山大道路口南北兩側中分帶寬度差別較大,花果山大道北延行車道線形采用分幅的方式銜接兩側中分帶。考慮開塔河橋一次性實施到位,兩側展寬段與漸變段取相同值,展寬段124m,漸變段取50m。
2.與海濱大道交叉口設計
花果山大道終點與海濱大道設置T型平面交叉,渠化方案考慮減小對現狀海濱大道的改造,僅打開交叉口處中分帶,同時渠化轉角處拼寬現狀海濱大道壓縮的輔道至一般段寬度。
(七)排水設計
雨水管道埋設較淺,故均采用II級鋼筋混凝土管,雨水溝采用鋼筋混凝土現澆。雨水井采用混凝土結構和防盜球墨鑄鐵井蓋,檢查井口設防墜網,由防墜網廠家指導安裝;雨水口采用混凝土磚砌結構,采用雙篦雨水口,選用球墨鑄鐵篦子。
(八)智能交通系統
大港路、海濱大道兩個交叉口各增設2套交通信號燈,安裝方位均為南北向。大港路由原T字路口調整為十字路口的信控平面交叉,補充相關的電子警察系統、反向卡口系統、交通視頻監控系統、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等;新增與海濱大道相交為T字路口的信控平面交叉,新建電子警察系統、反向卡口系統、交通視頻監控系統、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等。
(九)交安設施
本項目交通標志設計結合連云港市現有城市指路標志體系的特點,依照《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范》(GB 51038-2015)及相關規范進行設計,全線設置包括指路標志、指示標志、警告標志、禁令標志等功能。
(十)照明工程
照明布置一般路段主路單側綠化帶內布置單懸臂路燈。照明控制采用統一的市政路燈管理三遙控制方式,路燈配電柜設置遠動終端。本工程用電負荷為道路照明,負荷級別為三級,工作時間由路燈管理部門確定。
六、工程概算:總投資35924.07萬元。建設資金來源為市財政、連云區財政、開發區財政。
七、項目工期:24個月。
連云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