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5838-7/2015-00019 | 分 類 | 其他 / 通知 |
發布機構 | 連云區海洋與漁業局 | 發文日期 | 2015-05-24 |
標 題 | 關于區政協八屆四次會議第17號提案的答復 | ||
文 號 | 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
時 效 | 有效 |
關于區政協八屆四次會議第17號提案的答復
惠永來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大對連云區紫菜養殖業扶持力度的建議》收悉,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關于加大紫菜養殖業扶持力度的問題,近幾年來一直被我局乃至我區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紫菜行業作為我區傳統養殖業和主導產業,產業規模也在逐年增大。然而,由于受核電、港口和連云新城建設影響,傳統養殖區被大量占用,養殖空間逐年減少,養殖密度顯著過大,加之生產資料、勞動力成本增加等,紫菜養殖業面臨重重困難。為此,我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力扶持紫菜養殖業長遠、健康發展。
一是對全區紫菜養殖區進行統籌規劃、科學布局。十二五期間,依托連云區十二五養殖規劃和市局編制的百億海州灣淺海域現代綜合漁業園區規劃,逐步實現對全區淺海養殖水域進行統籌規劃和科學布局,選取水深、水流等適宜海區規劃為紫菜養殖生產。同時,通過漁業科技入戶工程、陽光培訓工程等多次在養殖戶間大力宣傳科學合理密植、提高鮮菜質量,號召廣大養殖戶放眼長遠,切忌只顧眼前蠅頭小利而影響了全區紫菜產業的長久健康發展。
二是大力推動更新改造紫菜養殖模式、養殖器材。十二五期間,由于核電、港口和連云新城建設的不斷推進,紫菜傳統淺海養殖海區不斷被占用,加之養殖區水域較深時,水流交換迅速,水質較好,養殖的紫菜品質將高于傳統淺海養殖區,因此,紫菜養殖向更深水域拓展已成為必然趨勢。為積極順應這一發展趨勢,我區對傳統插桿養殖器材毛竹進行了更新改造,選用性能更加優化的玻璃鋼桿開展更深水域的插桿養殖。截至目前,通過省市各級財政支農項目成功推廣補助玻璃鋼插桿50000余根,全區玻璃鋼插桿養殖逐步形成規模效益。此外,積極從韓國引進更加適應深海養殖的全浮流紫菜養殖新模式,在去年獲得試驗成功后,今年進一步推廣1500畝。
三是順應市場行情、引進紫菜養殖新品種。通過市場考察和情形對比,發現近年來壇紫菜養殖效益明顯優于條斑紫菜,且銷售前景廣闊、市場預期良好。為此,自去年開始,全區紫菜養殖公司和養殖大戶紛紛組團,多次前往浙江、福建等地實地考察壇紫菜養殖。考察發現,壇紫菜養殖方式與條斑紫菜類似,多數養殖器材可通用,且操作更加便捷、管理更加簡單,配套加工方式較條斑紫菜也顯著簡化,若養殖海區自然條件適宜壇紫菜生長,則推廣壇紫菜養殖具備較大可行性。經初步統計,全區有多家紫菜養殖大戶及企業預備在下一養殖周期進行壇紫菜養殖實驗,部分養殖大戶已開始進行壇紫菜苗種預購工作,而市水科所與部分養殖企業現已聯合開展壇紫菜育苗技術攻關。
四是做好產業配套、保障產業鏈整體長遠發展。紫菜養殖是介于紫菜育苗和紫菜加工、銷售的中間環節,紫菜養殖的產量和品質決定了紫菜育苗、加工、銷售的最終成效;與此同時,育苗、加工、銷售環節的開展情況直接制約了養殖環節能否順利開展,決定了養殖的生產效益。因此,做好產業配套,合理規劃和科學提升紫菜在育苗、加工、銷售環節的整體發展水平,對紫菜養殖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連云區通過加工園區建設,培育知名紫菜品牌,不斷促進加工企業的合理布局和發展壯大;同時紫菜協會將各加工企業聯合起來,提供統一公平的銷售和交易平臺,科學指導全區紫菜加工企業進行規模化紫菜銷售。
今年,本著科學合理、有效務實的原則,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局的科學指導下,我們將進一步制定全區十三五養殖規劃,更新養殖模式、引進養殖新品種,做好紫菜產業鏈整體配套和科學管理,切實將紫菜產業整合好、發展好,全力提升漁民的養殖效益。
非常感謝您對海洋與漁業工作的支持,希望今后繼續得到您的關心與幫助!
連云區海洋與漁業局
201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