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5813-3/2015-00008 | 分 類 | 其他 / 通知 |
發布機構 | 連云區教育局 | 發文日期 | 2015-01-26 |
標 題 | 關于組織參加2015年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活動的通知 | ||
文 號 | 連區教〔2015〕8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為切實做好我區2015年參賽工作,根據《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舉辦2015年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的通知》(蘇教辦社〔2014〕6號)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組織本區教師參加征文競賽活動。 | ||
時 效 | 有效 |
關于組織參加2015年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活動的通知
大港中等專業學校、各中小學:
由江蘇省教育廳主辦的教海探航征文活動,自1989年舉辦以來,已連續舉行了26屆,對促進教育科學研究和課程改革發揮了積極作用,在省內外產生了廣泛、積極的影響。
近年來,我區很多教師積極追尋著自己的教育理想,積極參加該項活動,并取得了優異成績,不僅促進了自身的專業成長,也提升了全區教育科研在全省的影響。
為切實做好我區2015年參賽工作,根據《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舉辦2015年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的通知》(蘇教辦社〔2014〕6號)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學校要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參與,積極發動、有效組織本校教師參加征文競賽。區教育局將對各校的組織工作進行過程性檢查和指導。
二、各學校要加強對征文競賽活動的指導和培訓,制定出具體的培訓計劃(培訓計劃于2015年3月10日上報區教育局教科室),要切實抓好論文選題、撰寫、修改等培訓活動,邀請市內有經驗的教科研骨干及相關專家進行具體指導,努力提高參賽成績。
三、論文選題須在2015年5月10日前完成,論文初稿須在2015年6月5日前完成。論文經選拔、修改、定稿后,于2015年6月20日前擇優推薦8篇上報市教科所。其它論文于2015年7月20日前自行寄出參賽。各校將參賽情況匯總表及電子版(WORD格式,含序號、文章標題、作者、年齡、性別、教齡、職務、職稱八項內容)報送區教科室。
大港中專不少于10篇(其中校級領導不少于2篇),海濱中學不少于10篇(其中校級領導不少于2篇),西苑中學不少于15篇(其中校級領導不少于2篇),東港中學不少于20篇(其中校級領導不少于2篇),新港中學不少于15篇(其中校級領導不少于2篇),墟溝小學不少于22篇(其中校級領導不少于3篇),東港小學不少于18篇(其中校級領導不少于2篇),院前小學不少于15篇(其中校級領導不少于2篇),海州灣小學不少于10篇(其中校級領導不少于1篇),南巷小學、臨海路小學不少于6篇(其中校級領導不少于1篇),其它各中小學不少于4篇(其中校級領導不少于1篇)。
參賽具體事宜由區教育局教科室負責。聯系電話:82236597。
附件:2015年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細則
連云區教育局
2015年1月26日
附件:
2015年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細則
一、征文主題
高舉蘇派旗幟,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提高育人品質。
二、參賽對象
中小學、中職學校教育工作者(教師、管理工作者、教科研人員),不限年齡。
三、獎項設置
1.本次征文競賽設特等獎和一、二、三等獎。
2.本次征文活動另設先進集體獎、年度新人獎、杰出水手獎、優秀團隊獎和感動教海探航人物獎等獎項。
四、征文要求
1.角度自選,題目自擬。
2.篇幅在3000字以上6000字以下。
3.電腦A4紙打印
五、報名方式
1.本次征文活動可由個人報名參加,也可由各市、縣(市、區)有關部門或學校集體組織。
2.發文組織參賽的市、縣(市、區)有資格參加先進集體獎的評選,請將相關文件寄送至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組委會秘書處(《江蘇教育》編輯部)。
3.有條件的市、縣(市、區),可由有關部門組織地區一級的初賽。
4.對于集體組織報名參賽的學校,可優先參加優秀團隊獎的評選。
5.本次征文截止時間為2015年7月20日。
6.征文請用掛號或特快專遞寄至:南京市草場門大街133號(B樓)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組委會秘書處(《江蘇教育》編輯部),郵編:210036。并請在信封上注明:27屆教海探航征文(小學組)或27屆教海探航征文(中學、中職組)。
7.小學組聯系人:王春亞(025-86275646),中學(含中)組聯系人:金茂喆(025-86381323)。
六、注意事項
1.參賽選手務必先進行網絡報名,獲取參賽論文編號,報名網址屆時詳見江蘇教育新聞網(http://www.jsenews.com)。
2.完成網絡報名后按要求逐項填寫《教海探航參賽征文推薦與作者信息表》(分別刊登在《江蘇教育》2015年4月教育管理版、小學教學版、中學教學版和職業教育版上),并加蓋單位公章。請確保信息表內的信息與網絡報名提交的信息一致。
3.無參賽表或復印、自制參賽表的論文均視為無效論文,不予參賽。
4.已公開發表的文章不得參加評選;在評選結果揭曉前,不得將參賽論文向其他報刊投寄或參加其他征文比賽,一經發現,將取消作者獲獎資格。
5.本次征文來稿將全部提交中國知網學術不端檢測系統檢測,如確認有抄襲行為,將取消作者獲獎資格,并向相關地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通報。
6.本次征文不收報名(參賽)費等任何費用。
7.征文競賽相關資訊可關注江蘇教育微信號。
8.所有獲獎論文版權歸《江蘇教育》編輯部所有。